最近,“NAS是不是智商税”的话题又在网络上掀起波澜。不少人吐槽,自己当初冲动入手的NAS,如今已沦为家中的“电子摆件”,10个里面有9 个吃灰。
但也有部分用户表示,NAS早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数字管家”。那么,对于普通大众来说,NAS到底是提升生活品质的神器,还是一个被过度炒作的智商税产品?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
NAS到底是啥?
在讨论买不买之前,咱得先搞清楚NAS 是何方神圣。NAS,全称Network AttachedStorage,也就是网络附属存储。
简单来说,它就是一台连接在家庭网络中的小型服务器,能集中管理和存储数据,还能让家里的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通过网络访问和共享这些数据。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超大容量的私人云盘,而且数据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用担心隐私泄露,也不用看别人脸色限速。
NAS适合哪些人?
数据存储狂人
如果你是个摄影爱好者,每次出去采风都能拍上几千张高清照片;或者是影视发烧友,硬盘里攒了上百部蓝光电影;又或是一个怀旧的人,舍不得删掉多年来积累的家庭视频。
那么,NAS对你来说可能就是救星。它能提供大容量存储,而且支持随时扩容,几块甚至十几块硬盘组起来,容量轻松达到几十TB,再多数据也能装得下。
像摄影师小王,他的作品越来越多,电脑硬盘根本不够用,移动硬盘又不方便管理和分享。入手NAS 后,他可以随时随地在不同设备上调用素材,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多设备同步达人
如今,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电脑、平板等多个设备,在不同设备间同步数据成了麻烦事。用云盘吧,免费空间有限,付费又不便宜,还担心数据安全。
NAS就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自动同步各个设备的数据,你在手机上拍的照片,回家后电脑上马上就能看到;在电脑上编辑的文档,出门用平板也能继续工作,无缝衔接,相当丝滑。
家庭共享需求者
家里人多,想一起分享照片、视频、音乐,或者共同访问一些重要文件?NAS搭建的家庭共享空间能轻松实现。通过权限设置,还能保证每个人的隐私。
比如周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打开电视就能直接播放NAS 里存储的电影,享受家庭影院的快乐;父母想查看孩子在学校的照片,也能随时从NAS 里调取,非常方便。
影音娱乐达人
很多人买NAS的另外一大用途,就是用来下载各类蓝光高清影视资源,配合播放设备,实现在家就能高质量观影的需求。
为啥有人的NAS 会吃灰?
功能复杂,上手困难
一些传统NAS的设置和操作确实比较复杂,对于技术小白来说,就像面对一本天书。要设置网络、创建用户、分配权限,还要学习如何使用各种功能插件,稍有不慎就容易出错。而且申请固定公网IP在国内也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很多人折腾半天没弄好,热情就被浇灭了,干脆就闲置一旁。
成本不低,性价比遭质疑
购买NAS 设备本身需要一笔费用,而且要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还得配上大容量、高性能的硬盘。再加上它需要24小时开机,电费也是一笔开销。
对于预算有限,且对数据存储需求不是特别迫切的人来说,就会觉得不太划算。比如,本想着买个NAS 备份照片,结果发现买设备加硬盘花了几千元钱,算下来还不如用免费云盘加移动硬盘,后悔不已。
需求没找准,盲目跟风
还有一部分人,看到别人都在夸NAS好用,就跟风购买,却没有真正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买回家后,发现自己平时用云盘或者移动硬盘就足够了,NAS的那些高级功能根本用不上,自然就吃灰了。
这也是绝大部分人的问题,买前感觉家里有了它在数据时代就相当于有了一个超豪华独立衣帽间,实际上,NAS上的很多功能,依旧不算是刚需的使用习惯,因此想要坚持使用,除非真的热爱。
普通人到底要不要买NAS?
如果你符合前面提到的几类人群,对数据存储、管理和共享有较高需求,且愿意花时间学习和摸索,那么NAS绝对能给你带来超乎想象的便利,提升你的数字生活品质,值得入手。
但要是你只是偶尔存点照片,平时用云盘或者移动硬盘就能满足需求,又不想折腾,那NAS 对你来说可能就不是刚需,盲目购买大概率会让它成为家里的闲置品。
所以,NAS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关键得看你自己的需求和使用场景。在入手前,不妨先好好评估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别让冲动消费给家里添个“电子摆设”。毕竟,大几千元的价格,放在家里吃灰,还是比较可惜的。
本文转载于快科技,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本站只做信息存储